数智技术深度赋能三医协同研讨会擘画学科高质量发展创新蓝图

2025年11月5日,由北京健康促进会与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三医协同路径优化——数智健康时代临床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与治理,汇聚全国临床医学、药学、医院管理及信息科学领域专家,共同探讨数智技术驱动下的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升级注入新动能。

当前,数智健康浪潮正加速重塑医疗健康生态。为深入落实国家数智化医疗政策要求,本次研讨会以“三医协同路径优化”为核心,依托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的学术优势与北京健康促进会的行业资源,搭建跨领域交流平台,推动临床、药学、院管等多端口协同联动,促进智能分析结果共享与医药融合实践转化。

《智慧药学》期刊执行主编余永平在致辞中指出,三医协同是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而数智技术则是打破部门壁垒、提升服务效率的核心工具。期待通过本次研讨,凝聚多方智慧,将技术创新转化为临床价值,让智慧药学与数智技术深度赋能临床药学。

会上,三位药学专家围绕数智技术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实践展开深度分享,展现了从“经验医学”向“智能医学”的转型探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裘琳主任以“从‘人防’到‘智控’:智慧药学开启麻精药品全流程管理新篇章”为题,系统阐述了麻精药品管理的智能化转型路径。她提出,通过构建全流程数字闭环,可有效降低人为差错,提升管理效率,为特殊药品安全监管提供“智慧方案”。北京友谊医院李新刚主任聚焦“大语言模型助力治疗药物监测(TDM)精准给药”,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创新应用。他指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分析能力,可整合患者临床特征、基因信息及药物代谢数据,为临床提供实时、动态的给药建议,推动TDM从“事后监测”向“事前预测”升级。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顾智淳主任则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血栓病抗凝管理”切入,介绍了AI算法在血栓风险预测、抗凝方案优化及出血风险预警中的实践成果。他强调,数智工具的引入不仅提升了抗凝治疗的精准度,更通过多学科数据融合,为复杂病例的综合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

在研讨环节,来自全国多家三甲医院的药学专家围绕“智慧药学发展的人才培养”“AI技术实践与展望”“VBP/DRG模式下的药学服务转型”及“院内科技成果转化”四大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中山市人民医院赵伟国主任提出,智慧药学人才培养需构建“药学+信息+临床”的跨学科体系,通过“理论培训+实践赋能+科研转化”三维模式,打造复合型团队。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金秀主任认为,AI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需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优先解决处方审核效率低、用药错误率高等实际问题,同时警惕数据安全与算法偏见风险。针对VBP与DRG支付改革背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冷萍主任指出,药学部门需依托智能化设备运用,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合理用药,从“传统保障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型。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钱文麒主任则分享了院内科技成果转化经验,表示在智能化管理体系下,部分领域已实现对当下临床需求的精准满足,建议继续通过多方医院合作加速技术转化落地。

本次研讨会通过多专家多层次交流,为三医协同路径优化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的经验参考。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数智化是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需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协作、完善数据标准体系、加速技术转化应用,共同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

作者: 开钫

为您推荐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1953029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719530292@qq.com

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邮箱1719530292@qq.com,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