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暑攻略

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大千医药为您介绍中暑的症状和处理方式:

中暑的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不同阶段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

•轻症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

◦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症中暑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患者先有大量出汗,然后出现肌肉痉挛,主要为四肢肌肉、咀嚼肌,也可发生于腹部平滑肌,多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多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或缓慢等症状,体温可轻度升高,严重者出现晕厥、神志模糊。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以高热(直肠温度≥40℃)、无汗和意识障碍为特征。患者可表现为皮肤干燥、灼热、无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还可能出现抽搐、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严重表现,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补充水分:让患者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藿香正气水等。

◦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帮助降低体温。

◦休息观察:让患者静卧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有所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重症中暑

◦紧急送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持续降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持续进行物理降温。可以将患者浸泡在凉水中,或用大量凉水喷洒、擦拭患者身体,同时用风扇扇风,以加速散热。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意识等生命体征,如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中暑通常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不同阶段症状有所不同。先兆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乏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重症中暑则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主要表现为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等出现痛性痉挛;热衰竭可有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等;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患者会出现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

对于中暑的处理,首先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扇子或风扇扇风以加速散热。让患者平卧,头稍抬高,补充水分和盐分,可饮用淡盐水或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患者症状较轻,经上述处理后多可逐渐恢复。若症状较重,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作者: 开钫

为您推荐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1953029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719530292@qq.com

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邮箱1719530292@qq.com,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